24日,安吉白茶正式開采。走進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,采茶工零星點綴蔥郁茶山,山腳下茶葉加工廠轟隆作響。
自20世紀80年代初被發現至今,安吉白茶種植面積已達20.06萬畝。2021年,安吉白茶產值超過31億元,為該縣農民人均增收8600余元,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%左右。
近年來,安吉白茶產業實施數字賦能,打造大數據管理體系,實現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全產業鏈的監管和追溯,并持續創新營銷模式,加強原產地保護,扎實做好以茶富民文章,不斷續寫“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”的新故事。
“我們對安吉20.06萬畝茶園、1.7萬余農戶進行數字化管理,進一步清晰安吉白茶產業分布、種植面積,全面掌握底數,并通過大數據進行產量核定,達到總量控制的目的,有效解決安吉白茶生產、管理等痛點難點。”安吉縣農業農村局茶葉站站長張亞雄說。
此外,該縣強化安吉白茶原產地數字化監管和品牌建設,通過全產業鏈追溯保證安吉白茶品質,提升區域公用品牌價值。
“安吉白茶主要為線下銷售,以往采茶季,大量采購商會特意前來選購。今年受疫情影響,此類茶商數量減少。”張亞雄說,即便如此,安吉茶業依然展現了極強的發展韌性。
其所言不虛。在數字農業背景下,安吉正持續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,讓茶企和茶農真正受益,續寫茶葉致富經。
“吃水不忘挖井人、致富不忘黨的恩。”2018年,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提出捐贈1500萬株“白葉1號”茶苗,幫助貧困地區民眾脫貧。目前,該縣累計向貴州省普安縣、沿河縣、雷山縣和湖南省古丈縣、四川省青川縣捐贈茶苗2240萬株。
從前期的實地考察到后期的茶苗種植指導,溪龍鄉農技專家錢義榮頻繁往返于三省五縣之間。在他看來,“送去茶苗只是第一步,如何更好地送技術、送管理模式,帶動當地茶農一起致富,是需要持續努力的方向。”
今年,沒有高海拔地區種植經驗的“白葉1號”,首次走進川西高原。據錢義榮介紹,安吉與四川省金川縣達成“白葉1號”高原試種協議,將在金川縣安寧鄉試種“白葉1號”并同步展開技術攻關。若試種成功,后續將全面鋪開。
據悉,開采當天,由安吉自主打造的“兩山優品匯”區域公共品牌自主平臺正式上線,通過“基地(農戶)+強村公司+官方平臺+線下旗艦店”的閉環體系,推動安吉白茶等本土名特優農產品更好地銷售到千家萬戶,實現以農產品為主的一、二、三產互動共賦的共富之路。(完)
相關報道